裘水镜肃然道:“先生是妖,苏云是人,先生没有因为他不是同类而不教他,这正是老师的作为啊。而今乡野失序,教育难行,人尚且未必能够做到有教无类,更何况妖?因此野狐先生的作为才显得弥足珍贵。”
天市垣荒野,一片黑暗,只能隐隐约约看到群山的轮廓,树林的阴影,忽然一座荒坟之中,光芒如霞,透坟而出!
拐杖落地的声音传来,那个教书的黄皮老狐狸拄着拐杖走出课堂,口中传来苍老的声音:“贵客远道而来,有失迎迓,恕罪。”
众人抬头看去,只见字字皆吐光芒,隐约之间,似乎能够听到古圣诵念各自文章的声音。
只剩下昏暗的街道,两旁阴气沉沉的宅子,还有街边漂浮的鬼火,以及那一个个隐没在阴影里的鬼神!
说罢,老狐面色一沉,向那些小狐狸道:“下课了,天也晚了,你们赶快回家。”
“人死如灯灭,哪里有鬼?不过是宗教骗人的说辞罢了。”
沿途乡镇的庠序非但没有学生盈门,甚至可以说是门可罗雀,有些庠序已经倒闭,庠序中杂草丛生,野狐遍地,多生精怪。
士子们心中凛然,向内堂看去,只见一只半人多高的黄皮老狐狸人立起来,左手持教鞭,右手握书卷,正在堂上踱步来去。
万千坟冢上空的性灵神通,竟然组成了一片金碧辉煌的门户,从天市垣的乡野中拔地而起,立于高空之上。
几个士子还是头一次见到他如此严肃,心中凛然。
那黄皮老狐狸来到画下,面对裘水镜正襟危坐,将拐杖横在膝上,肃然道:“城里来的先生,还请留个全尸。”
士子们纷纷向裘水镜看去,裘水镜微微一笑,不以为意。
有一个士子好奇道:“那么性灵若是附着在人身上呢?”
这句话说的是元朔国的教育盛况。
裘水镜突然停步,他身后的士子们险些撞到他的身上,也连忙纷纷站定。
这便是性灵神通所化的异象。
笃,笃。
老狐松了口气。
裘水镜不说话,士子们也不敢询问。
那黄皮老狐狸来到画下,面对裘水镜正襟危坐,将拐杖横在膝上,肃然道:“城里来的先生,还请留个全尸。”
裘水镜话锋一转,道:“不过我适才听野狐先生讲课,讲的是旧圣的经典,几千年前的老旧经学。旧圣的经典虽好,但已经不合时宜,跟不上而今的时代了。”
到了三更天,裘水镜正在打坐假寐,突然精神一振,张开眼睛低声道:“醒来!天门开了!”
不过,他此次来到天市垣的目的,并非是为了到乡间体察民情,而是另有打算。
自元帝以来,元朔国便在全国上下设立官学,乡野间的官学叫庠序,县、道、邑、侯的官学叫校,郡国的官学叫学,东都的官学叫太学。